韩志冰官方网站
#
#

        邱岸雄:早春长歌行

        作者:核实中..2025-08-23 08:57:18 来源:网络
            展览名称:邱岸雄:早春长歌行
            展览时间:2025/09/09~2025/10/08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邱岸雄

          展览地点: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三层展厅

          常规票:48元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将于2025年9月9日至10月8日呈现艺术家邱岸雄个展“早春长歌行”,展览源于由艺术家发起的“觉山知水”行走计划——从绍兴兰亭到巴蜀成都。

          在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寻根之旅中,邱岸雄以脚步丈量长江沿岸的山水人文,与诗人、音乐人、书法家等文艺工作者展开深度对话与合作,通过跨媒介的艺术实践,探索长江流域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基因。

          作为对成都复星艺术中心首展的延续,上海巡展在呈现多件重要作品的同时,增设了邱岸雄的全新创作,更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四层特别展出装置作品,展现艺术家将传统山水精神转化为当代艺术表达的独特路径。“早春长歌行”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精神的当代演绎,也是艺术家对诗意栖居的深刻探索。


          前言

          朱朱

          “觉山知水”是邱岸雄于2025年3月启动的一次行走计划,从兰亭到成都,一路沿长江两岸往上,全程达三千五百公里。期间与舞者、音乐人、摄像师、艺术家和书法家等展开持续的合作,最终形成一部影像作品及一部纪录片。在此之前,他已经提前到访其中的一些地方,并且依据沿途的景色,绘制了一系列的丙烯画作。

          时逢早春,旅途曲折悠长,所到之处往往都有历代文人们留下歌咏名篇。走向山水深处的同时,也是走向记忆中的文本。《早春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之一,《长歌行》出自汉乐府,为后世的诗人们不断重写。

          本次展览的标题“早春长歌行”并蓄两者,是点明时节、行旅中对于艺术和文学的思古之情,以及音乐和舞蹈在长卷般的沿途持续生发等数重特性;诗人、翻译家少况将英文标题译成“A Meandering Song Of Early Spring”,也生动地传达出旅途的曲折与悠长。在那些不断转换的现场,舞者和音乐人呈示了一次又一次即兴的表演,譬如在天姥山下的茶田里,摹拟《踏歌行》中的欢乐氛围;在庐山一处消费主义废墟的坑洞里,张扬相应于“天行健”的生命意志。

          随着旅程的继续,天气在回暖之中,情状也就更暗合《论语》里的描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邱岸雄善于依托古典经籍进行视觉演绎,探讨我们与自然、传统和未来的关系,他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并非意味着复古或怀旧,而往往是借古喻今,以迢远的时空维度和人文的思辨视角,反复定义我们的处境和可能的身份危机;行将消逝的精神痕迹如何打捞?现代科技及人造物如何塑造现实?我们正经历一场怎样的变形记?

          这些都作为主题被他触及,而他相信道法自然,希望通过艺术恢复与自然的关联;无论是他广为人知的水墨动画影像,还是近年的架上绘画,也都与此密不可分。

          邱岸雄的绘画选择丙烯作为材料,是因为它曾经作为制作水墨动画的基础,并且能达到类似水墨的效果。他的用色脱胎于青绿山水的传统,而他的笔触有意识地避免了已经程式化的国画语言,譬如传统的各种皴法。在灵性想象力的介入之下,最终的画面显得相对明快,富于层次之间的对比,充满了视线的游走感,仿佛通过一个长镜头引领着观众从近景一直移目至远空,其间经历了一段寓言化的旅程。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更好”,这是诗僧寒山的句子,而英国的诗人牧师霍普金斯写道:“春日之美无可比拟。”在一次难忘的早春长歌行之后,展览意在重现其中尤为动人的画面和乐章。

          2025年4月3日至6月8日,展览首先在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举办,如今,展览巡至上海复星艺术中心。除了保留首展的基本面貌之外,现场还增设了邱岸雄后来创作的架上绘画和以册页为载体的长卷,以及《远寺》这部灵感源自于波斯诗歌的新影像作品。上海本就是该次行走计划的出发地,回到这个原点进行展览的再次呈现,具有特别的纪念和回眺意味;而中国广袤的自然风景和深藏的人文积层,依然在远处召唤并期待着下一次行走的队列。

          2025年9月


          关于艺术家

          邱岸雄,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为当代水墨动画的代表人物,作品为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哥本哈根Aken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堪萨斯大学Spencer Museum, 东京现代美术馆(MOT),奥斯陆 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苏黎世Kunst Halle,香港M+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重要国际国内机构收藏。曾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东京现代美术馆,哥本哈根Aken现代美术馆,堪萨斯大学Spencer 美术馆,达拉斯Crow 亚洲美术馆等国际艺术机构举办个展,曾参加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水墨艺术》,圣保罗双年展,悉尼双年展, 开罗双年展,塞萨罗尼奇双年展,亚太三年展,釜山双年展等国际国内展览。

          获奖:于2006年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2007年获雅昌艺术年度青年艺术家奖,连州国际摄影节媒体评论奖,亚洲当代艺术奖提名,《东方早报》年度艺术家提名。2009年中国批评家协会年度青年艺术家奖, 2010年获《改造历史》文献奖。2018年获《国家美术》年度艺术家奖,2018年获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亚洲艺术奖提名。


          关于策展人

          朱朱,1969年出生。诗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曾获安高诗歌奖,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山花》双年奖等。著有诗集、散文集、艺术评论集多种,包括中文诗集《我身上的海:朱朱诗选》《皮箱》《五大道的冬天》,法文版诗集《青烟》,英文版诗集《野长城》,艺术评论集《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等。


          关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复星艺术中心是由复星及复星基金会发起并出资建立的非营利机构。

          艺术中心地处BFC上海外滩金融中心地块内,是一栋地上四层地下三层的独立建筑。艺术中心建筑由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 Foster+Partners和Heatherwick Studio 联合设计,建筑外观最大的亮点即三层金色可转动幕帘,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既如中国古代冠冕,又似西方竖琴。幕帘每天六个时间配合音乐定点转动,宛如一座“会跳舞的房子”盛放在外滩沿岸。

          艺术中心定位于当代、国际及观众互动性强的艺术,除了精选高品质艺术展览之外,也致力于举办各类公众教育活动,通过讲座、论坛、电影放映、工作坊等形式为公众提供与文化艺术亲密接触的机会。作为一个多功能性空间,复星艺术中心还兼具承办国际会议、品牌活动、小型演出等多种功能。


          关于赛森艺术

          赛森艺术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与推广,通过构建高端的文化与商业合作模式,长期支持中国一线及新锐艺术家的创作及拓展。赛森艺术空间将作为一个独特的展示平台,与艺术家、收藏家、艺术机构、公共文化空间以及高端商业品牌等密切合作,提供中国当代艺术的咨询服务。

      Processed in 0.101(s)   2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