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飞舞136cm×68cm纸本设色
绘画在人们的心灵当中如果还应起重要作用的话,必须有一批艺术家,以他们的心灵和努力,重新使绘画回到表达人类的精神感情和心灵活动的这样一个过程之中。
在近年的艺术追求中,我摒弃了绘画的流行化因素,强调了绘画的平面感和某种绘画的本质特征,我寻求绘画的永恒性以及内心的升华感,并且使绘画努力具有更强的精神力量。我所创作的部分国画作品,把它们作为对现实价值失落现象的一种回应。我在这些作品中寻找绘画的持久存在与人性的精神,选择并实践一种持久精练的绘画语言方式。或许当我们的肉身被沉重物质的欲望裹挟着渐行渐远之时,是时侯停下脚步,等一等滞后的灵魂了。
艺术是不分时代、国界的,是某种超越了个人,象征和代表着人类共同情感和精神样式的东西,因而睿智的心灵总会跨越时空的藩篱而汇聚。我在最简约的严格的视觉形式中重新寻求绘画与精神,我的艺术并不是为第一眼的观赏而准备的,我注定是孤独的。
重温那些饱蘸艺术家深刻思辨的优秀之作,或许有助于我们走出精神的萎靡和困顿。在绘画中,不断解放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建立新的审美价值取向。但有着恒定不变的内在一致性,那就是在感性上表达自我,在理性上追问本质,对绘画有着科学般的追求真理的态度,在追问事物本质中也追问着人和这世界的本质。
艺术创作的动因由客体的再现摹写发展为主体意志的表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倾轧与桎梏的敏锐认识,对人类生存的异化状况的批判性考察的不遗余力,彰显着画家对身处时代及其生命体验的深刻体悟。正如美国学者威廉·巴雷特在《非理性的人》一书中所精辟指出的:“一个时代通过其宗教及其社会形态揭示自己。但是,可能对时代揭示得最深刻或至少是最清晰的却是这个时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