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前夕,国内写意油画的顶级画展——“东方意蕴·时代精神——中国写意油画百人大展”在长沙隆重开幕,全国老、中、青三代逾百位名家的229幅精品力作集中亮相,呈现了中国写意油画学派近年来的探索轨迹与匠心大成。油田著名画家赵世杰因其在写意油画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经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两委主席团的提名推荐和学术委员会的集体审议,应邀携力作《共和国为你肖像—脊梁NO.4.5》赴长沙参展,其粗砺写意的先锐笔锋、为民肖像的大写情怀,在此次展览中笔墨生辉、大放异彩。
赵世杰是从辽河油田走出去的著名画家。从当年爬冰卧雪的物探放线工,到为石油、为辽河、为盘锦、为时代泼墨放歌的辽河石油报社美术编辑、摄影美术部主任,再到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辽宁美协原副主席、盘锦市美协原主席,他始终不忘以笔铸魂的初心使命。近年来,他立足石油,聚焦大国重器,面向辽宁、东北老工业基地,将创作视野拓宽到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开辟了工业题材写意油画的新赛道,用画笔展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新成就和新时代东北振兴新面貌。在他的如椽之笔下,画布上一个个大写意的产业工人群像,用坚韧、不屈和力量,挺立起共和国的工业脊梁。
长期在石油行业工作的独特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成为赵世杰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和丰厚养分,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硬朗风格。《共和国为你肖像——脊梁NO.4.5》这幅油画便是其创作风格与个人经历完美融合的典型之作,呈现出鲜明的石油底蕴、工业魂骨、地域特色和辽河气派。
从题材选择上看,石油出身的赵世杰循着工业题材的创作主线,在一次采风中将视角延伸到抚顺矿务集团的矿工群体。他深深地被矿工们朴实敦厚、顶天立地、艰苦奉献的精神气概所震撼折服,灵感迸发、思如泉涌,决定在画布上用浓墨重彩为共和国的“脊梁”肖像。为了不影响矿工的正常生产和返家,赵世杰现场泼墨作画、挥汗如雨,4幅2米高、1米宽的大型油画均是一气呵成,每幅画仅用不到4个小时,展现了赵世杰对绘画语言、风格、情感、手法、技巧、造型和色彩的高超的把控能力。在辽河油田长期一线工作经历,让他更容易与深入工业生产一线劳动者打成一片。从矿工们一开始的抵触,到最后被真诚而震撼的作品而感动,赵世杰成功走进产业工人的真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展现了艺术作品的强大魅力。他深知这些产业工人在国家建设中所付出的艰辛与贡献,因此选择以他们为描绘对象,是对其自身石油行业经历的一种艺术化回顾与致敬。
在画面构图和表现形式方面,巧妙融合了中国画“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精神,用笔、用色和留白都非常大胆,采用大刷子“先混沌、后提醒”,完美体现了写意油画的书写性和东方气韵。四幅矿工肖像的并列呈现极具视觉冲击力,分别展现了矿工不同的姿态和神情,有的站立、有的坐着,有的手持工具,细节之处尽显矿工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画家通过对矿工面部表情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他们坚毅、朴实的性格特点,以及在艰苦工作环境下所磨炼出的沉稳气质,让观者能够直观感受到人物的精神风貌。画面上的矿工可以被解读为煤矿工人,也代表着石油、钢铁、电力等行业的产业工人,共同汇聚成产业工人的伟大形象。这与赵世杰在石油工业中对集体力量的认知相呼应。在石油工业的庞大体系中,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分工协作,共同推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画面中矿工们独立又统一的呈现方式,巧妙地传达了这种集体主义精神。
色彩运用上,赵世杰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色彩非常单纯和饱和,强调色彩纯度与灰度的对比,使画面展现出极强的张力和冲击力,带给受众强烈的感染力。同时,色彩丰富且有层次感,在描绘矿工服饰和周围环境时,采用了偏厚重、沉稳的色调,如深蓝、深灰、褐色等,不仅真实还原了矿工工作场景的氛围,也凸显出他们劳动环境的艰苦与工作的繁重。同时,又在一些细节之处点缀以亮色,像矿工安全帽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对比,既突出了矿工们的工作特征,又赋予画面以生机与活力。赵世杰对工业环境中的色彩有着敏锐的感知,工业设备的金属质感、劳动者服装的色彩等,都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而反映在其色彩运用之中。
笔触表现上,热烈奔放的笔触与矿工坚毅、朴实、粗犷的形象特质相契合,使画面充满动感和韵味,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体现了画家灵感迸发时那种沸点的创作激情。赵世杰通过这种充满夸张、力量感的笔触,生动地塑造出矿工们坚毅的形象。这种笔触风格与他在石油工业中所体验到的那种充满力量与激情的工作氛围息息相关。在石油开采等工作中,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的是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力量。赵世杰将这种对力量的感知转化为画面中粗犷的笔触,使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矿工们内在的精神力量。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这幅作品饱含着赵世杰对产业工人的深厚情感与敬意。他以细腻而又充满力量的笔触,刻画矿工们的神情,或坚毅、或沉稳,展现了他们在艰苦工作中的坚守与担当,以及平凡人对工作、生活、家庭和人生的理解和热爱。这种情感源于他在石油工业工作中与产业工人们的朝夕相处,对他们的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同情。这幅作品不仅是对矿工群体的礼赞,又是对所有为共和国工业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产业工人的致敬,更发出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时代最强音。
总体上看,赵世杰打破了传统画法对人物的刻意塑造,而是用画面语言、情感把形体带出来。独特的题材选择、富有创意的格局构图、丰富的色彩运用、写意留白的笔触以及真挚细腻的情感表达,对于研究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展现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示借鉴。同时,也为同类型题材的创作提供了实践范例,激励更多艺术家关注产业工人和普通劳动者,挖掘平凡人物身上的劳动精神、匠心追求和家国情怀。
更为重要的是,《共和国为你肖像—脊梁NO.4.5》是一幅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性的油画作品,集中呈现了中国写意油画对西方古典油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标志着赵世杰从西方艺术单纯的接受者与模仿者,转变为积极的转化者与创造者,以深厚的中国画传统文化基因重塑当代油画语言。在更深层次上,画面中,他也并非简单重复古人的笔墨程式,而是在画布这一西方艺术媒介上,重新激活了东方写意美学的生命力,使传统文化精神获得了当代载体和传播力。